浅析音乐文化学专业中相关物理学课程的教学特
前言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时代,音乐文化学专业因其综合学科的优势脱颖而出。音乐音响学课程因其所涵盖知识的重要性成为该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但是,在我国多数音乐学院这门课程尚未开设,从而导致我国音乐学家、音乐大众传媒、音乐商品、音乐观众整体上在音乐声学基本知识和电声学方面比较缺乏,间接导致在音乐声的感觉和技术追求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原因,音乐文化学专业2009年在我校创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适用于电视台、电台音乐编辑;报社音乐编辑;政府文化机关;音乐厅、剧院、群众艺术馆音质效果的处理和声场环境的优化设计;以及音乐事务所的策划、管理等应用型人才。自创办以来,包括物理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均参与音乐文化专业的教学工作。其中音乐音响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一直由物理学院承担。物理学院所承担的《音乐音响学基础》课程将在一年内完成,本课程主要学习电声学基础、声学基础、录音机、录像机的原理等与音乐文化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
1 音乐文化学专业的学情分析
1.1 分析背景
我校音乐文化学专业学生的高考录取线比文理类基本均低一、二百分,部分地区甚至于更低。基于这方面,我们对音乐文化专业学生首先需要进行学情分析。
1.2 基本学情
《音乐音响学基础》这门课在大二开设,针对本课程,音乐文化学专业学生的劣势在于物理学功底不够,本课程涉及到声学和电学多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难度颇大,其优势在于它的知识点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譬如我们研究声的物理特点是为了研究乐音,其研究声学模型和电学系统是为了乐器的使用,这样无形中使得这门课更具有实用性,也使得本专业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学生对教材的需求是必须考虑,因为教材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主体又是学生。立足学生基本学情,建立合适的学习教材,成为本课程的重难点。要使教学有效化,需要从知识层面上分析学生的需要,归纳课程品质,学生和教师双管齐下,实现音乐文化学专业的发展之需求。
2 课程品质及特色
2.1 课程品质
(1)适合性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学习经历以及自身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教授《音乐音响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是否适合专业培养方向。因而对于音乐文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侧重点进行教学,这种侧重点不仅局限于"适应性",更在于"补缺性",适应性就是教授内容要符合音乐文化学[1]专业自身的特点;而补缺性就是弥补其专业在相关物理理论知识中较弱的部分,总之,"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音乐音响学基础》基本内容对音乐文化学专业学习的协助作用达到最优化。
(2)文化性
音乐的文化魅力不言而喻。本课程虽说不是建立在音乐赏析的基础上传播文化的,但是学生学习的是音乐赖以生存的物质媒介--音响。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蕴含着某种客观属性,而音乐存在的客观属性主要通过音响的形式使其得以体现,正所谓于"音乐作品存在于音响中"。因而本课程作为基本课程,其文化品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学习音乐音响的最终目标是建设音乐文化,二是由于音乐音响主要局限于人们审美经验的影响与制约,基于此,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即具备相关的声乐方面的知识理解,以便更好的透析课程。
(3)应用性
本课程属于应用类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在先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应用面较宽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而增强了就业时的竞争能力。对于学习常用的电声系统时,先修的知识是电声技术基础,使其授课重点放在对室内外(歌舞厅、报告厅、多功能厅、剧院、体育场馆)声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如何对室内、外扩声系统进行设计,声反馈的抑制在工程设计和调音过程中的技能应用[2]。如果具备了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与加深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践,这些学生一定可以成为出色的电声工程设计师或优秀的调音师等与音乐相关方面的人才。
(4)开发性
从音乐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乐器声学对现代管弦乐队音质的改良、厅堂声学对现代音乐厅声场环境的优化设计、心理声学对现代电子音乐软件和硬件的创造都具有关键性意义[3]。相形之下,我国在音乐声学方面的关注有些微不足道,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部门更是凤毛麟角。在许多国家《音乐音响学》课程被认为是音乐学院的必修课程,但是在我国多数音乐学院此课程都被忽略。由于缺乏音乐在相关物理学课程中的理解与应用,譬如,声学和电声学的基本常识,导致包括作曲者、演奏者、乐器制造者、指挥者乃至录音师在内的大部分音乐从业人员,对声音的感觉和技术追求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在一些乐器教材中,存在一些声学基本法则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的解释。鉴于此,本课程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可开发性,我们对某一领域越不了解,那么该领域给予我们的机会也就越多。
上一篇:基于结构阻尼的悬挂冲击噪声诊断
下一篇:没有了